第392章 民企(1 / 2)
就在这时,黄观也进来禀告了。现在他们五个人是繁忙的很了,几乎每天都加班,工作上升了好几个量级,好在同步上升的俸禄,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。
“臣黄观,参见太上皇,太子殿下!”
只见黄观的手中,拿着一封奏章,看起来还是没拆的。
朱元璋说道:“是何事啊?”
黄观此时拿着的,就是江西钦差齐泰的奏疏,这种奏章的成分特殊,是要直达天听的,他们阁臣不敢擅自打开,他说道:“此乃江西钦差大臣齐泰的奏章,臣等不敢擅专,便将此奏疏呈给陛下!”
“拿上来吧!”
“是!”
朱元璋打开一看,只见上边写到了齐泰目前的成果,以及后续的计划,并详细说明了现在的难点部分,也就是调动国企,建立地方民企的事情。
“邪教好灭,民心难稳!”
朱元璋仔细看了看,将这个奏章往朱雄英这边倾斜了一下,询问道:“大孙,你看这事儿好处理吗?”
朱雄英一看,思索片刻。要是说现在国企的规模,肯定不能做到覆盖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,也没有办法所有的货物都由自己去销售,那些面对普通大众的商品,比如肥皂、手纸砖石等产业,让国企自己去干的话,所投入的成本就太高了。
现在现在宝司所属的国企,都是主攻大宗商品,产业规模越来越大,已经比较冗杂。
已经到了将国企的一些环节,外放给民间企业了,比如说是国企分销商、国企供应商、原料运输商之类的,
这些民间企业作为国企的补充,能大大提高产业链的效率。
既能减轻国企的负担,专注于核心业务和大宗商品的生产,又能带动民间经济的发展,让更多百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,增加就业机会。
而且民企在面对普通大众的商品销售等方面,有着更灵活的经营方式和更低的成本,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。
朱雄英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跟朱元璋说了一遍,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,捋了捋胡须说道:“大孙所言甚是,如今这国企规模庞大,诸多环节若都由其自身承担,难免效率低下。将部分环节外放给民企,是个可行之策。
只是这其中也有诸多问题需要考虑,比如,如何确保民企能够按照国企的标准和要求来行事,如何保障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合作顺畅,还有如何防止民企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。”
朱雄英想了想,说道:“还需要增设机构,这机构是专门为了规范民间企业的,这些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商号,主要的运营地方,东家的详细信息,汇总给官府,宝司原本就有地方分司,可做这些工作!”
“只有在宝司注册的企业、商号,才可以承接国企的各项业务,这样的话,既能对他们进行一个限制,又能让他们按我们规范的方向去走!”